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五彩社团>详细内容

南昌航空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成功举办第五期“新青年”读书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30 14:52:23 浏览次数: 【字体:

“金色”:数字劳动的本质

为深入推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江西“一号工程”文件精神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江西省数字经济向前发展,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思考,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围绕“‘金色’:数字劳动的本质——对《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理解”这一主题,5月26日晚,南昌航空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举办了第五期“新青年”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21级研究生徐雨鑫主持,特邀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陈绍珍、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青、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石弘副教授、晏朝飞博士及研习会全体成员参加。

图片

海小云同学通过资本总公式G-W-G’、商品流通公式W-G-W和商品的价值公式W=C+V+W对剩余价值理论、价值增值过程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并深刻指出资本的本质是抽象劳动统治具体劳动,交换价值的增值统治使用价值的生产。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资本生产过程中的矛盾,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分析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剩余价值理论就无法被否定。

黄希颖同学从人工智能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先是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创造价值的结论是否改变进行探讨,这一探讨涉及对“人的本质是什么”和“什么是人工智能”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然后从人工智能本身和社会主义制度两个层次对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证人工智能的合理使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如何创造幸福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人工智能与其说是对人类的劳动主宰地位的挑战,倒不如说是给人类带来了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是对人类劳动的超越和解放。

邓军同学以“数字资本主义”概念产生的背景为切入点,从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进一步加深劳动与资本的对立、数字技术下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探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价值三方面展开分享。另外从形式吸纳到实质吸纳的转变分析了数字化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环境中,一切都必须依赖于数字化顺势而为的生长。

江纯同学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劳动和数字商品。针对数字劳动,他分别从复杂劳动、信息劳动和无形劳动来解释,准确地说明了数字劳动的概念和特点;对于数字商品,先是运用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解释其概念,随后从其时效性、分享性、排他性、零边际成本四个方面概括了数字商品的特点。其发言不仅分析了数字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还从生产环境、时效性和供求关系三方面对数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四位同学分享结束后,引起了同学们的热情讨论,他们从不同视角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问题。李芷芸、李卓然、曾月平、何靝福同学分别从数字经济平台垄断、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劳动下的资本主义对人的剥削、大数据时代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带来的挑战等角度展开讨论。他们认为数字时代对当前人类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冲击,但危与机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并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其他同学也就相关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石弘和晏朝飞老师就同学们的分享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析。

读书会接近尾声时,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陈绍珍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青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陈绍珍老师首先对这次读书会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其具有深远意义。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化成为潮流,读书会把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与研读经典著作相结合,体现了前沿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常青老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对学术的热情追问和探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提升理论深度。她认为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劳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但不论是传统的劳动方式还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或者数字化劳动,劳动的外延发生了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劳动的本质。最后常青老师还提出,数字劳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挑战,数字劳动在今天仍然服从资本的需要,我们可以从数字劳动中的权利关系思考劳动异化的问题,数字化劳动悖论问题等。

本期读书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之会,更是知识增长之会,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乐趣,在分享与讨论中表达自身感悟,从经典原著中汲取智慧,深刻体会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高瞻远瞩,深入了解了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之势。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关乎人民的幸福。作为青年学子,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在这场以“数字”为主题的征程中,发挥青春的智慧与力量,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思融入到数字经济发展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一份力量,作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江文锋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