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年动态>团青要闻>详细内容

【立德树人】数信学院邹群:教书育人二十年,痴心爱你总不变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06 16:14:46 浏览次数: 【字体: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邹群老师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邹群副教授,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学教师,二十年来,他一直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灌溉在大学的三尺讲台之上,这其中有过迷茫和痛苦,但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当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岁月在脸上悄悄地留下了痕迹,他仍然保持着对教学的那一份初心,以及对学生的那一份如兄如父般的爱,那份爱,总不改变。

  勇于担当,激情似火

  邹群老师自任教以来,一直将“教书”、“育人”看成神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用以谋生的手段。他多年主动积极承担相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曾承担过所有的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学,并勇于承担较难上的专业课。无论何种课程,他都一视同仁地对待,一丝不苟地教学。课堂上,他声情并茂、激情洋溢,折射出他对大学数学教学的无比热爱。

  近年来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学习大学数学的“化繁为简学习法”,并将此法贯穿在独立主编的《考研高等数学专题全讲》、《线性代数习题精解巧析》等书籍中;另外还参与本校《线性代数》教材及多部教辅书的撰写。最近四年来累计编写书籍超过百万字,这些书籍,均为他一丝不苟,数次增、删、校正文字而成,这里不知浸透着他付出的多少心血!

  他曾经主持了多个校级教改课题,《高等代数优质课程建设》成功获批校级优质课程,《高等代数多媒体课件设计》获校二等奖,最近《高等代数创新创业课程》也成功获批。

  他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多次获得省、校级优秀本科论文。他原创的教学资料数量庞大,基本上教过的每门课都有自己制作的word(PPT)教案、习题精选、历年试题、试题库等等,一笔笔,一页页,无不折射出他对学生的爱和付出!多年的付出获得学校的认可,2013年获得校“十佳教师”称号。

  授之以道,感之以德

  邹群老师对“大学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是:除了做好教师份内的工作之外,还应当授之以“道”,感之以“德”,动之以“情”,对待学生必须宽严相济,公平公正,才是对学生的真爱。同时一直努力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他常常对同学说,他喜欢与大学生在一起,因为大学生青春洋溢,与之为伍,心态永远年轻,不觉老之将至。

  有人认为数学不过就是“术”而已,不能上升到“道”的层次,他却认为,数学到了大学阶段,更应该将重点在“道”上,比如《高等数学》中,“极限”的思想贯穿于全课程,极限的思想简单的说,就是“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这里蕴含了深邃的辩证法的思想,若对极限说蕴含的思想不理解,就无法真正地学好高等数学这门课。在大学中,教师的地位不仅是能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用自己对待教学与科研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影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这才是作为教师更重要的别人不可替代的使命。

  不计回报,痴心一片

  在学校教学之余,邹群老师十分关心学校举办的高数辅导志愿者活动,并任高数辅导讲师的培训老师;他自建网站与公众号供学生免费下载各类原创和收集整理的精品资源及在线刷题,资料库已经初具规模……在考研方面,他还做了大量纯公益性的服务。

  也许这样做,会有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样的付出太不值得。用这么多的精力,若放在做自己私人领地的事情上,总可以做出些看得见的成就,获得可观的利益和荣誉。但是他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比较特殊,要想将之当成事业,就不能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回报率,而必须站在为同学们谋长远利益的基点上考虑问题,为了学生的利益,就难免要牺牲个人的利益。可见,若没有对教学工作痴心一片,没有持之以恒的爱心,则难以坚持这样持续不断的付出。

  22年春风化雨,22年诲人不倦,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霜染双鬓,风华正茂的年纪,邹群老师选择三尺讲台,在这里,他一站就站了整整22年,而且他业已做好了站到不能再站的年纪的准备。在这里,邹群老师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他心爱、心疼的学生。他将一如既往,用自己火热的激情传递着责任,知识与爱。

  三尺讲坛,三千栋梁,搭建起他心中的希望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