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挑战赛
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发动机设计挑战赛
宣传手册
共青团南昌航空大学委员会
2018年11月2日
关于积极组织参加“航发杯”航空发动机设计挑战赛的通知
各学院:
为助力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使广大学子树立加入航空发动机集团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航发杯”航空发动机设计挑战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航发之力,梦想之源
二、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承办单位:共青团南昌航空大学委员会、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
协办单位: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
三、活动时间:
2018年10月—12月
四、组织内容
1、航空发动机知识竞赛
QQ交流群号码:777244183
- 航空发动机设计大赛
QQ交流群号码:939666405
- 航空发动机模型制作大赛
QQ交流群号码:773908766
4、航空发动机线上知识竞答
QQ交流群号码:939733431
5、报名方式:请各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加本次大赛,并指定1人负责所在学院学生组织及报名工作,学院联络员加入联络员QQ群:909070820,各项比赛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活动要求
- 广泛动员,积极响应,请各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大赛,积极发动本院学生参赛。
- 有序组织,大力协助,赛后将对组织优秀的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奖。
共青团南昌航空大学委员会
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团委
2018年11月5日
附件一:
航空发动机知识竞赛方案
一、初赛为试卷形式
题目类型为航空知识(以航空发动机为主),同时加入百科知识,日常有益的生活常识,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连线题。
二、初赛题型介绍
1.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自于航概和百科,从中找出一些知识转化而来。其中选择题30个(每题两分);填空题10个(每题两分)
2.简答题一题,给定一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或事件,谈谈自己的想法(若其中有原理与航空知识有关的也可谈谈)每题十分
3.选图连线题有十幅图,图形为机型,其中包括校园内的机型和发展史上重要的几个机型(每题一分)
三、初赛后期
1.对试卷分类评判,打分,全体组织部成员参与;
2.将试卷情况统计成表格;
3.海选筛选出50人进入决赛;
4.短信通知入选同学决赛表示祝贺。
四、决赛为现场方式
1.题型
题目类型为航空知识(以航天航空发动机为主)和中航发集团历史两大类,同时加入百科知识,日常有益的生活知识。
2.赛制
预赛选手采取抽签分为十组,每组五人进行比赛,在抢答题后按分数取前5名进入下一环节,在拼图环节的前两名,进行最后一轮的终极抢答环节。
五、奖项设置
(一)团体奖项:
冠军——比赛结束得分最高的队伍获得:5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亚军——比赛结束得分第二的队伍获得:4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季军——比赛结束得分第三的队伍获得:25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1.个人奖项:设“航空知识达人”一名,奖励:飞机模型;
2.组织奖:后期将通过微信投票,选出一组最受欢迎的,颁发人气奖价值2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3.其它: 每个团体颁发证书和纪念奖品。
附件二: 航空发动机设计挑战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
本次创意设计大赛以“航空发动机畅想”为主体,旨在传播航空发动机文化,增进大学生对航空发动机的认识。作品设计可至少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航空发动机概念设计、航空发动机之美、新能源新造型下的航空发动机。欢迎大家发挥想象,描绘你心目中的完美发动机!
二、活动作品要求
1.作品类型:绘画、平面设计、CATIA、CAD结构模型设计等多种宣传表现形式并叙述其设计的合理性、先进性,需附上产品设计参数(1000字之内)。
2.参赛者应确认其作品的原创性。因侵权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3.参赛作品版权为作者所有,活动主办单位对作品享有使用、复制、宣传、展示的权利。
三、挑战赛流程
1.线上报名成功后自行设计作品。
2.11月底将进行作品初审,第一批入围名单将公示在飞行器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公众号与校团委公众号上。
3.入围名单将在12月上旬进行线下答辩复审。
4.最终由评委嘉宾选出各获奖作品。
5.最终结果将公示在飞行器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公众号与校团委公众号上。
6.颁奖环节将同其他三个竞赛同时举行。
四、奖项设置
大赛奖项不分作品类别,综合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一等奖:1名,价值6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价值4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三等奖:3名,价值2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优秀奖:数量待定,获奖证书
附件三:
航空发动机模型制作大赛细则
- 参赛方式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团队人数均不超过三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比赛只能参加其中一个。
- 制作材料
飞行器工程学院航模队(地点S207)只提供轻木,502胶水、热熔胶、铰链纸以及各种制作工具,专业组需自备涵道电机。
窗体顶端
三、专业组规则
(一)任务描述
选手将航空发动机模型置于测量仪器上,通电运行,待发动机稳定后测量推力,比赛以发动机模型推力高者获胜。
(二)作品要求及测量装置
1.发动机模型必须为涵道式(涡喷发动机仿真)。
2.发动机模型不限重量,发动机模型最大直径不超过78mm。
3.提供发动机动力的电池电压不允许超过3S(电池由举办方提供)。
4.发动机必须能够稳定运行15秒以上。
5.发动机模型材料不限,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性能优化改装。
6.发动机模型不限启动方式,但参赛人员不能与发动机有肢体接触。
7.只能有一块电池在运行时提供动力。
8.参赛者可以携带备用发动机模型。
9.比赛期间使用主办方提供电调。
10.测量装置
(三)场地设置
场地由等待区、准备区、测试区、操纵区、裁判区组成。
(四)参赛人员
1.由小组或个人形式参赛,小组最多三人,需选定一名组长。
2.比赛前小组人员可进行调试,比赛开始则不允许任何人员接触发动机模型。
(五)竞赛方法
1.比赛进行一轮。
2.比赛准备时间为五分钟,比赛时间为三分钟。
3.比赛时间内参赛者操控发动机运行,超出比赛时间的推力不予测量。
4.发动机模型的运行:
5.推力的测量:待发动机运行稳定后,由指定设备测量发动机推力。
6.准备时参赛者可以进行调试,待调试完成并离开发动机所在区域后,方可申请启动发动机进行测试。
(六)成绩评定 (由外观创意分加动力分)
1、外观创意分:满分100分,由主办方组织评判小组进行评定
2、发动机模型动力分,动力分为发动机运行稳定运行后15秒内的稳定最大推力值乘1。
(七)奖项设置
1.一等奖一组,价值4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2.二等奖两组,价值2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3.三等奖三组,价值15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4.优秀奖若干,纪念品、获奖证书
四、非专业组
(一)任务描述
选手需手工制作出航空发动机实物模型
(二)参赛人员
由小组或个人形式参赛,小组最多三人,需选定一名组长。
(三)作品要求
1.航空发动机实物模型(材料不限,模型大小不限)。
2.参赛者应确认其作品的原创性。因侵权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3.参赛作品版权为作者所有,活动主办单位对作品享有使用、复制、宣传、展示的权利。
(四)作品提交方式
1.参赛小组将模型作品统一交到飞行器工程学院航模队。
2.各参赛小组需上交一份创意说明(100字以内)及作者简介。
(五)作品评选
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产生获奖作品。
(六)奖项设置
1.一等奖一组,价值2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2.二等奖两组,价值1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3.三等奖三组,价值5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4.优秀奖若干,纪念品、获奖证书
附件四:
航空发动机线上知识竞答方案
一、参与方式
1.微信扫描中航发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在完成航空发动机“高考卷”的同时,于空间集齐30个赞,届时依据截图参与抽奖。
2.现场扫面易拉宝上的二维码,关注微信中航发微信公众号,现场答中航发“高考试卷”,向组织人员展示,获得抽奖机会
二、活动流程和细则
1.参与者报名,统计人员负责统计
2.填报名表结束后进行分类整理(在10月30日一天内整理完报名结果)
3.扫描易拉宝上的二维码,关注完成航空发动机“高考卷”的同时,于空间集齐30个赞,并在群内发表截图,届时依据截图参与。
4.统计好参与人员,直接在群里发布。
5.同线下知识竞答联合摆摊,分享空间集赞数量超过30的参与者将获得抽奖机会一次,抽中大奖者记录信息,之后在颁奖仪式上颁布奖项。
三、题型介绍
单选题来自于中航发“高考试卷”均从题库随机抽取。
四、活动后期
1.对截图进行统一收集
2.在摊点进行抽奖活动
3.对抽奖幸运同学进行颁奖
五、奖项设置
抽奖奖项:
设立一等奖2名,价值100元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
设立二等奖5名,飞机模型、获奖证书
设立三等奖10名,仿真飞机16gU盘、获奖证书
设立积极参与奖20名,金属飞机U盘8g、获奖证书
前300名关注中航发微信公众号者均可获得精美小礼品一份,可在11月17日在火箭广场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