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年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航空文化推广”社会实践队赴进贤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5 10:30:41 浏览次数: 【字体:

5ae05f8f3f1917f619dd4a31d74f1d31_(1).jpg54ca0acfd800ec41e1748bf3313df133_(1).jpg

2024年7月3日至6日,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航空文化推广”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赴进贤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团委书记马诗怡老师带队开展了社区志愿行、红色走读、走进模范典型、探寻非遗文化等系列活动。

一、社区志愿行,争做文明先锋

1.航空知识科普

实践队来到进贤县洪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航空知识科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飞机的构造”“飞行原理”“航空航天史”等。讲解互动过程中,小朋友们纷纷踊跃举手回答实践队队员提出的问题,展现出对航空航天的浓厚兴趣。实践队队员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航空报国的种子。

2.小火箭、飞机模型制作

课程之余,实践队队员们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小火箭模型,一同折纸飞机。在实践队队员们的悉心指导下,一架架承载着航空强国梦想的纸飞机向风而行,一个个小火箭模型制作完成,孩子们数着倒计时一同发射时,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

3.航模飞行表演

实践队队员给孩子们展示了航模,进行了飞行表演,赢得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每一次航模的升空,都仿佛是在向孩子们展示着无限可能;每一个精彩的动作,都在激发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看到便携式的模拟飞行装备,小朋友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实践队队员耐心讲解着操作技巧,小朋友们也跃跃欲试,拿着遥控器研究了起来,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一遍遍的观察,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又一道完美的弧线,孩子们的眼神愈加坚定,心中萌生出了航空梦。

4.开展系列教育课程

实践队队员们还开展了防溺水防汛教育、普通话宣传、少年儿童暑期学业辅导等活动,帮助小朋友们掌握了安全防范知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的“七彩假期”保驾护航。

5.安全守护在行动

炎炎烈日下,实践队队员和社区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繁忙的道路路口。他们目光敏锐,时刻关注着来来往往的电动车骑行者。每当发现未戴头盔的市民,他们便会迅速上前,礼貌而又耐心地进行劝导。此外,实践队队员在社区分发防溺水宣传单,普及防溺水知识。安全无小事,守护靠大家。实践队队员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价值和不易。

二、传承红色文化,聆听英雄故事

1.拜访退役老军人

实践队队员们拜访了退役军人老党员胡林民。交谈过程中,他深情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知青生活经历,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入党故事,激励同学们要珍视当下的和平环境,勤奋学习、敢于吃苦,将祖国建设得更好。实践队队员们备受鼓舞,立志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投身国防建设。

2.拜访齐钉根将军故居

实践队队员与胡林民老先生一同前往齐钉根将军故居参观学习。大家详细了解齐钉根将军的个人生平和战斗事迹。实践队队员们被齐钉根将军大公无私、严于律己、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在齐钉根将军故居前,队员们怀着崇敬与激昂的心情,用饱含深情的声音,诵读《沁园春·长沙》《青春》等红色经典,与前辈们进行心灵间的交流,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敬意!马诗怡老师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党员们再次庄严宣誓。声声誓言,铿锵有力,表达着对党的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三、探寻非遗足迹,学习非遗文化

1.品味毛笔文化

实践队队员们前往进贤县文港镇开启探寻非遗足迹,品味文化之旅。在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队员们看着馆内陈列着各式充满文学气息的物品:羊毫对笔一横扫千军、制笔工具上的古朴气息、精美的笔袋、《说笔》原著……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探寻非遗足迹

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荣华工作室请教毛笔制作过程,来到南昌市第二届民间工艺大师、洪城工匠赵金发家中学习烙画制作。看着老师傅们手上结着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老茧,实践队队员们也真正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意义,明白耐得住寂寞,目标明确,才能有所收获,要争做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飞院青年行动上得到了历练,思想上得到了淬炼,立志把青春书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磅礴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