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材料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见成效
【立德树人】材料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见成效
近年来,材料学院人才培养捷报频传:先后获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江西省一等奖、第5届全国金相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各一项以及优秀团队奖、第4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毕业生考研率连续三年创新高,今年考研录取率达27.1%,名列全校第一,就业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0%左右。学院连续两年获校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今年的校级教学成果评选中,学院获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一系列人才培养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近年,材料学院党委和行政紧密配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围绕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促进了教学相长,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建章立制,激励和保障人才培养工作
学院在制度设计上保障和激励人才培养工作。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和评优评选中体现教学和育人工作的中心地位,先后制订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类奖励暂行规定》,给予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成果重点奖励。实施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考核,制订了量化考核办法,把担任班主任等育人工作成效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在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毕业设计、实习实训费用。
多措并举,大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学院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新进教师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导师。开设了“教学名师大讲堂”,邀请执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授从教经验,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定期开展系部教学法活动,恢复全系教师到课堂听课的传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落实院督导组、院领导、系部负责人和老师互听课,做到听课全覆盖。精心组织各级讲课比赛,引导青年教师提升讲课水平和参赛技巧,增强教师教学的信心与热情。近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万里鹰老师主持的材料学专业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多媒体课件获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校理科组二等奖,欧军飞老师获2014年江西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徐海涛、崔霞分获2015年校讲课比赛青年组一等奖和非青年组二等奖,侯育花、邵志松和陈卫华获2016年校讲课比赛青年组一等奖、非青年二等奖和青年组三等奖。学院连续两年荣获南昌航空大学讲课比赛优秀组织奖。
多方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2015级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大纲的撰写为契机,开展了以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实践环节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在大一开设了针对全院学生的选修课“航空先进材料”,植入创新意识。各系进一步凝练了核心课程群,在学校2015年第一批创新创业培育课程中获批9门课程,在2016上半年的第二批培育课程中获批3门课程。围绕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材料学院获批省级教改课题3项(2016年拟申报3项),近两年获批校级教改课题17项。在实验实践环节建设方面,增加了实验环节学时和实验项目数,将部分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学生的实验项目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材料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建设获得学校立项资助,学院获得2017年全国“金相”大赛的承办权。学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广东江门、浙江敏实集团、江西大余松赢化工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省内外建立了3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一系列举措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学院先后获得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江西省一等奖、第5届全国金相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各一项以及优秀团队奖、第4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
严字当头,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良好的学风关系到人才培养成效。学院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严谨、严格”与“关爱、关心”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原则。坚持先立规矩,用制度和文件管人,严格日常管理。学院严格执行查寝、查课制度。学院大胆创新,在奖学金评定中,打破班级限制,按专业进行评比,增强竞争力。试行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制度,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贫困生的认定和补助、各类奖学金的评比,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了零投诉。
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
针对不同的学生,学院采取差异化培养。对于学习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学院鼓励其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对接,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2014年,材料学院组建的“3D打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该团队先后获得第14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江西省一等奖、江西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16年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一等奖,并实现了创业项目转化,于2016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乐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学院制定了具体的帮扶计划,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家校双方共同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对于学习目标明确、立志考研的学生,学院定期组织考研动员会和交流会;考研分数公布后,动员老师为学生联系学校。由于动员充分、组织有力,学院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今年更是达到27.1%。
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学风的改善离不开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获得学校2015年度“优秀辅导员”之一的李敏,就是材料学院优秀辅导员中的一员。源于对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李敏老师身体力行,在全院学生中掀起了英语学习热,而其独创的“高数刷题模式”更是帮助大批同学克服了学习困难。李敏老师管理的2011级380名学生全部修满学分、顺利毕业。“材料学院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队伍,素质高能吃苦,他们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是学生的贴心人,我要为学院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点赞!”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对学院政工干部如此给予高度的评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材料学院的人才培养改革初见成效,未来的路还很长,学院将继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