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常德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18年7月2日清晨,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党员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杨宏艳、胡从坤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常德市武陵区河洑镇展开乡村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调查。
据村负责人介绍,村内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六十岁以上老人380余名。为深入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把党和社会关爱传递给他们,实践服务队一行特意来到常德武陵区爱心敬老院走访探望。得知队伍的来意,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与队员们聊起家常。“我们通过务农自行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政府逢年过节也会过来慰问我们,送来水果、日用品。这里环境好,我们生活地舒心”,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与队员聊道。队员们通过亲切的沟通与温暖的陪伴与老人们一同度过了短暂而温馨的时光,并为老人们送上礼物与祝福。在依依不舍地话别老人们之后,实践服务队又前往村政府,与白鹤庵村委会开展面对面座谈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洑镇白鹤庵村近年来新农村发展情况。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白鹤庵村搭乘常德市综合实力高速发展的快车,通过因势利导的政策决策,在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效,打造成武陵区响亮的“美丽乡村”名片。在国家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下,白鹤庵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包括贫困户对接单位变更、工作形式创新、脱贫标准革新等部署。2018年5月数据显示,贫困帮扶对象从原来的49户、163人降为19户、86人。村负责人在与实践队员们介绍精准扶贫工作时讲到“现在村内经济发展前景并不差,扶贫工作要做到位,但也不能把人扶懒了”。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白鹤庵村不仅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决定进展,还大力创建自主产业链。队员们了解到该村年创收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随着村内山地经济林承包、有机果蔬种植等产业链的兴起,预计未来村子年创收可观。谈到村子经济建设发展,村负责人乐观地说道:“现在村子的农村贷款优惠政策成熟,加之城市主干道的联通,将更好地吸引、支持青壮年回乡创业,建设新农村。”河洑镇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空中草莓园就是在响应党的十九号召——“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在与村负责人的进一步交流中,队员们发现白鹤庵村的经济发展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密不可分。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述,“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白鹤庵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内组织卫生检查已成常态化,并会每两日评选一次卫生文明户,选上的村户可获得奖励。这种工作方式在村民内广受好评,同时,村政府定期公开党务政务,认真接待每位来访村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关系,振兴乡村创造新飞跃,正是白鹤庵村前行的方向。
白鹤庵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忘突破脱贫攻坚上的每一道难关,不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此次经济管理学院党员“三下乡”实践服务队必将不忘初心,学习与探索新时期新农村振兴之路。
2018年7月3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山绿水·青春筑梦”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长园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与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对当地的循环经济开展调研。
期间,实践队员们还获邀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当地锂电材料生产流程。队员们与企业员工展开座谈交流,对企业的产销模式,消费市场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作为经管的学子,队员们纷纷对锂电材料行业的营销手段、竞争策略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希望通过此次对常德市武陵区乡镇的考察,服务于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让更多新农村能够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振兴农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